我在博物馆讲文物”——我校留学生开展文物讲述国际志愿者活动

作者: 时间:2024-11-25 点击数:

“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文物是一枚唐代的铜镜,叫海兽葡萄镜,它的背面有很多葡萄树枝装饰纹。葡萄在我们国家也是很受欢迎的水果,这枚文物镜子虽是中国的,但是也让我看到与我国文化的融合。”留学生萨珂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厅讲解道。近日,我校留学生在陕西历史博物馆、汉阳陵博物馆开展了系列“我在博物馆讲文物”为主题的国际志愿者教学活动,来自塔吉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俄罗斯、孟加拉、土耳其等中亚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参与活动。

 

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让留学生亲自讲解中国珍贵文物,深化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,拓宽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渠道,让留学生作为文化传播使者,为中华文化传播、文物表达方式带来新的活力和国际视角。

 

为了讲好中国文物的新故事,留学生实践队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,听取文物讲解积累经验。留学生们参观了人面鱼纹盆、牛尊、青铜龙、灞桥纸等十件国宝级级文物,认真学习了文物的年代、功能、艺术价值和独特的文化意义。参观环节结束后,留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物的认知,对文化意义的理解,每人挑选了一件喜欢的文物,在专业讲解员指导下进行讲解词编写和讲解礼仪规范培训。

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汉阳陵博物馆,留学生拿着准备好的讲解词,在大厅中开始志愿讲解活动,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高度肯定。“文化因交流而多彩,文明因互鉴而丰富。”活动结束后,留学生纷纷表示,通过志愿服务,他们不仅提升了讲解技巧,也深入了解和喜爱上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。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米可说:“在这次的参观中,我了解到中国朝代的更迭和许多有趣的历史,文化交流很重要,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多样和美好;在培训以及向游客讲解文物的同时,提高了自己的汉语水平,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学习和体验。”

活动期间,国际教育学院就进一步深化国际志愿者活动,建立长效合作机制,搭建合作平台与陕西历史博物馆、汉阳陵博物馆进行了商谈。双方表示,国际志愿者讲解文物是文物表达、文化传播的创新尝试,构建了文明互鉴文化交流的良好桥梁,要继续深化双方合作,共同将留学生培养成为文化传播的青春使者,持续扩大“留学西财大”的品牌影响力。

此次“我在博物馆讲文物”的志愿者系列活动是我校留学生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内容,进一步提升了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,加强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。他们以文物为媒介,讲述着中华文化的故事,通过生动的实践体验,训练他们的第二语言技能和公众表达能力,同时增强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,让外国留学生在多元的文化领域探寻中国文化的魅力,传播中国声音。

作者:郝俊卿   编辑:吴婉婷  来源:国际教育学院

文旅中国https://share.ccmapp.cn/shareDetail?1=1&action=opendetail%3Brichtext%3B67440cc856be8b58b018f6dd&tt=1732528325022

搜狐新闻https://3g.k.sohu.com/t/n840646436?serialId=6fce2c7b8cc38d0030fbf67497028652&showType=&shp1=NzA3ODQxNjc2MjA0MzU3NTA5Mg%3D%3D__s1&sf_a=weixin

百度https://mbd.baidu.com/newspage/data/landingsuper?urlext=%7B%22cuid%22%3A%22Yu2w808kvagv8viIgO2oil8Yva_h828E_i2ti_8kSuKo0qqSB%22%7D&rs=3832394888&ruk=mLyVTyy2cMZjjM_WFe-24A&like_icon_type=2&isBdboxFrom=1&pageType=1&sid_for_share=99125_4&context=%7B%22nid%22%3A%22news_9654927490292728214%22,%22sourceFrom%22%3A%22personal%22%7D

中新网https://m.chinanews.com/wap/detail/chs/zw/351363.shtml

 

Copyright© 西安财经大学-国际合作交流处/国际学院